堅守排灣族土地傳統領域--反對興建『核能廢料最終儲置場』


                                                          作者:車牧勒賽 





 


    長期以來,台灣的統治者一直漠視原住民族的土地權益及傳統領域,政府常假藉行政命令說是保護原住民的土地權益,實際上是給財團開闢侵蝕原住民土地就地合法的藉口;或假經濟開發之名說是建設繁榮地方,但往往原住民土地被開發後,不僅限制原住民生存及活動空間,甚而大肆破壞原住民傳統領域之純淨自然與生態環境。


 


    近幾年來,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及台灣電力公司為興建『核能廢料最終儲置場』,特別規劃選定台東縣達仁鄉及屏東縣牡丹鄉作為其預定場址。但由於該兩處均為排灣族人的傳統領域及安身立命的家園,儲置場的設立直接危及排灣族人的生命財產、文化遺址與部落之永續發展。因而造成排灣族人的恐荒及不安。


 


    雖然政府相關單位口口聲聲說,核廢料的處置絕對保障安全,沒有什麼危險性,但為何台北縣政府及當地居民堅絕反對儲放並限期搬出呢?核廢料既是安全保障政府又為何千里迢迢要送到南台灣排灣族傳統領域尋找最終儲置場呢?不是有很多專家學者建議處置核廢料的可行替代方案嗎?為何經蘭嶼達悟族人反核廢料的事件之後,再怎麼尋找新地點,總是對原住民族的土地領域情有獨鍾?因此,我們要質問的是,政府有沒有尊重原住民族的生存權益及安全,依法看待原住民族的自然主權呢?


 


    筆者曾在非核亞洲論壇看過這樣的一個聲明,它下的標題是:「沒有核能,沒有歧視。」no nuke, no discrimination.)然而,此聲明背後的意義,竟是反映著弱勢族群的宿命與無奈。特別是當國家政策與原住民族權益衝突時,弱勢的群族往往是被犧牲的、被侵佔的命運。而這不就是當今台灣原住民族的經驗寫照!


   


    牡丹鄉民及耆老說,他們的傳統土地大都被政府佔用了,特別在


O 年代,在沒有經過族人的同意下,政府把南排灣沿岸一大片的土地給了中科院九鵬基地無償來使用,還把當時住在該地的族人趕到別的部落。接著八O 年代,設置牡丹水庫也沒有經過牡丹鄉部落族人的充分溝通及了解就蓋下去,造成現在族人都懊悔,並且抱怨水庫週邊很多禁令限制,帶給他們農作時有諸多不便。有時他們還調侃著說,既使水庫就蓋在部落旁邊,卻常有缺水之苦。


 


    現在,政府又規劃選定台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及屏東縣牡丹鄉旭海部落之排灣族傳統土地領域興建『核能廢料最終儲置場』。此決策一出,當地族人不僅害怕將來核廢料的安全堪慮,也擔心工程開挖後將破壞排灣重要的史前文化遺址。另外,政府為此重大工程開出優渥之回饋金來利誘地方政府,並透過執行單位台灣電力公司以各式文宣品及說明會來欺瞞地方百姓,同時利用鄉公所行政系統來遊說族人接受,並且還企圖妖魔化守護家園的族人及地方自救會組織等,這些行逕實在令人可議


 


    為此,筆者表達嚴重的抗議,並且敬告政府及台電高層,原住民族的傳統土地領域不只是原住民賴以生存的天然資源,同時是族群文化認同的溫床。若我們失去傳統土地領域,延續族群之發展將更困難。因此,我們堅決反對政府規劃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及安身立命的家園興建為「核能廢料最終儲置場」。所以,敦請政府尊重在地住民之意願,勿再破壞台灣南迴海岸純淨自然的土地與生態環境。


 


                        (作者為排灣族反核聯盟執行長)


 



12月6日反核誓師大會


 


經濟部在今年八月十九日公告,澎湖望安、台東南田以及屏東旭海成為核廢料三個潛在場址,其中兩個地點就位於原鄉排灣族部落。成員擴及屏東以及台東,由長老教會東排以及排灣中會發起的排灣族反核聯盟,開始在各部落掛旗幟,反核聯盟即將在126日大武鄉的大武公路總站,舉辦誓師大會,透過旗幟告知族人。


 


在台九線上沿街掛上反核誓師大會宣傳旗幟,由長老教會東排以及排灣中會發起的排灣族反核聯盟,將在126號舉行誓師大會,堅決反對核廢料進入排灣族家園。


 


誓師大會原本要進行遊行,但排灣族反核聯盟則希望改為柔性集會,除了宣示聯盟宗旨,另外也邀請學者,向族人解說什麼是核廢。傳道師表示,目前在台東達仁已有許多民眾支持核廢料設廠,卻不了解何謂核廢料。


 


一幅幅旗幟,代表反核聯盟捍衛家園的決心。而經濟部公告的三個核廢料潛在場址:澎湖望安、台東達仁鄉南田以及屏東牡丹鄉旭海,其中兩個地點就位在原鄉排灣族部落。成員擴及屏東以及台東的排灣族反核聯盟,希望透過126日的誓師大會,宣示反對核廢料進駐部落的決心。


 


排灣族反核聯盟網站



 

敬請支持:反核連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的,擺 都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