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是在「好的,擺」裡有服裝創作展售的「賴唐鴉」他的個展簡介。唐鴉目前專職陶藝創作,閒暇時常與夫人「唐婆」構思其他創意表現,例如在布上繪上線條,再由唐婆剪裁製成衣物,或者是製作養生醋品,更在台北縣三峽白雞山莊自家住宅設立「家庭美術館」,歡迎各位有空的朋友也能在展期間到展場去感受唐鴉用心創作的心血結晶。



 


 



 


                 賴唐鴉2008陶藝創作展          


文‧黃漢坤


一切受生


識為種子


人母胎田


愛水潤漬


身樹得生


 


 《大莊嚴經論/姚秦鳩摩羅什 


 


                                         



                                                    蛹-5


 


                       



           


 2008/08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土壤是神聖的,是萬物生靈的化身。但現代的大地之子成人之後,卻離棄生養的大地之母,甚至忘了自身的根源。


當我們看到唐鴉使用石門水庫的「淤泥」來提煉生命原型的「種」,並還原到最初的生命胚胎狀態與蝴蝶蛹化的擬態時;這種由種孕育成蛹,由蛹化生復歸回種的近自然藝術,讓我們莊嚴地看見淤泥、陶土、生命棲息的家園,這些土性濃厚的大地之母象徵,不僅揭示了我們安身立命的所在,甚至銘印了萬物生於土,歸於土的根業及種性。





  創作中的唐鴉2008/07                                           



                                                                                                                                                                                                                                                                                                                                                                                        2008/07


種性的神聖循環,生命的淨化之旅


 


靜思、自省並投入近自然復育的環保行動。


唐鴉多年的創作歷程,像是經歷了靈性自我滌淨,返樸歸真的生命旅程。他感覺自己就像一顆種子,靜靜地自我孕育等待誕生。也像一隻蝴蝶幼蟲,現正化成蛹在處默中靜候完全的蛻變。透過《蛹》的生命經歷,藝術家重拾簡樸,找回本心。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富饒共生的近自然美學


 


唐鴉的陶藝作品是由豐富的生物群落自成一個生態循環系統,是與環境共存共融共腐朽。莊子說︰「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透過《蛹》近自然陶藝美學的體現,讓我們領悟到「諸法緣生無自性」。人類唯有跳脫自我中心主義的偏執與束縛,方能看見自然環境中諸法相依互成的法則︰


 


u        人類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人與大自然不是對立關係,而是生息相通的依存關係。


u        萬物都有靈性,都具有其神聖的種性。


u        地球的生物圈是神聖的循環。


 展期:2008/10/24---12/20


開幕茶會:10/25下午1430


第一展場: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B1陶藝長廊)


主辦單位: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題目:遊牧與繁生---2008白雞藝術行動


內容:12位藝術家聯展


展期:2008/11/1---11/30


開幕茶會:11/1下午1430


第二展場:白雞山家庭美術館


(台北縣三峽鎮白雞路68-173 白雞山莊)


     TEL02-26743332


主辦單位:台灣藝術生活化教育學會



 




2005種系列---探討生命中不生不滅的種性


 


                                


2005種-1


 


                            


     
                                                          



           2005種-2



                                                                     



2005種-3



                                                                   



   2005種-4



                                                                     



  2005種-5



                                                                      



2005種-6



          


2005種-7


主題:蛹


形式:陶藝創作。


技法:利用泥條盤旋雕塑手法進行塑形,之後使用瓦斯窯降溫燒製。


 


觀念及緣起:


2008年頻傳氣候異常變化造成人類浩劫。例如:緬甸的熱氣旋造成十多萬人死亡,接著四川地震傷亡無數,美國龍捲風數量及強度超過往年。而台灣氣候也怪怪的,天氣忽冷忽熱,午後雷陣雨來得又急又猛,瞬間豪雨聲勢嚇人,平常卻又熱的不得了,劇烈變化差異很大。原來這就是地球暖化所造成的天候異常現象。人們說天氣發瘋了,其實是自作孽不可活,什麼人定勝天,真是以管窺天自不量力。


 


另外我們正在耗盡地球資源,生活的痛苦指數節節上升,汽油不斷調漲,民生日用品也在漲,這是全球的問題。近日英、法、義、西班牙等歐州國家有群眾因高油價影響生計產業,而上街頭抗爭罷工。未來全球上演資源爭奪戰將指日可待,且愈演愈烈。因此如何將資源重複使用不浪費,轉型成循還經濟乃是目前人類應努力的課題。藝術家不僅僅只投入在個人創作領域上,乃因其高度的感受及敏銳性,而對環境變化所造成的影響憂心不已。


 


內容:


向生命內在尋找,每個生命都有一個源頭,我將他稱為種。此次作品探討蛹的種性呈現出保護及偽裝擬態種種符號,相當豐富有趣。當愈瞭解蝴蝶的生命史,愈發生起尊重與感動。幼蟲的天敵不可計數存活率不到十分之一,化成蛹是最脆弱危險的時候,所以要透過種種形態偽裝。一切生命為了生存,演化出各種保衛機制,他雖寂靜默然無言,卻蘊蓄著要爆裂開的能量,返照人類的貪婪奪取其潔淨光輝益發顯出人的渺小與無知。土地開發破壞,野生物的棲息地一再地減少,就像被鉗制住只能無言地歎息,隨時可能被宰割死亡滅絕。而今面對大自然的反撲人類的渺小無助,不正是自作自受的寫照嗎?


 


本計畫將使用當地三峽土及部分使用石門水庫淤泥,藉此降低燒成溫度,即可節能減碳喚醒愛護土地的自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好的,擺 都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